在泌尿系统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就是尿结石。尿结石的症状一般比较明显。不过,仍然有很多人不了解尿结石到底是什么病?那么,尿结石的症状有哪些呢?如何治疗和预防尿结石的发生呢?下面就一起来认识了解一下尿结石的病症吧。
尿结石的症状
1、排尿出现异常
这是慢性尿结石疾病的最常见的表现形式。排尿异常包括很多方面,比如,常见的就是尿急、尿频、尿痛等排尿困难的症状。有些严重的尿结石疾病的患者,也会引起血精的情况,这种情况下的尿结石一定要及时正规的治疗。
2、出现疼痛感
当患上慢性尿结石疾病之后,患者也还有其他方面的不良反应,比如,患者的会阴部、睾丸及周围等部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或者疼痛感。另外,随着尿结石疾病病情的发展,患者的这种疼痛的特点,也还会出现放射性的蔓延,严重的患者患者,甚至是在腰部以下、膝盖以上等部位都会引起疼痛,或者是不适的特点。
3、精神方面的症状
精神方面也是很常见的症状之一,主要就是因为尿结石疾病长期不愈所导致。并且,也往往都是因为患者会对自身的病情过于的关注,尤其是长期不愈的尿结石,甚至会引起性功能障碍,这样的情况下,就可以引起抑郁、焦虑或者烦躁的情绪。这种不良情绪对尿结石疾病的治疗会有阻碍性的作用。
尿结石的危害
1、导致尿路感染
尿结石一般的症状都是很明显的。尿路感染长并发细菌感染,肾积水继法感染后可形成肾积脓,严重的尿路感染还可能造成败血病,威胁人的生命。另外,尿路感染又促进结石的形成,使原有的结石迅速增加。
2、导致尿路梗阻
肾、输尿管结石最容易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,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和输尿管部位停留,引起尿路梗阻。尿路梗阻后,梗阻以上的输尿管和肾盂就会扩张、积水,肾脏积水可分为轻度、中度和重度肾积水。
肾积水时,肾脏实质受到挤压,影响肾功能,如果肾积水长期没有解决,可使整个肾脏功能丧失功能。要是双侧尿路都有梗阻的话,就会导致尿毒症。
3、导致尿路堵塞
小的结石,可以在尿道内自由活动,很容易磨伤尿路粘膜,引起出血、肾绞痛等。
大的比较固定的或鹿角性的尿结石,疼痛不明显,不易在尿道内自由活动,但可长期压迫尿路粘膜,使上皮脱落、组织溃疡,以至结石与输尿管管壁形成粘连,严重的还可能引起癌变。
尿结石最佳治疗方法
前尿道结石取出术
接近尿道外口的结石和位于舟状窝的小结石如不能自行排出,可注入液状石蜡后挤出,也可用钳子或镊子取出。前尿道结石在注入液状石蜡后可用手将结石推向尿道外口,再用钳子或镊子将结石夹出。
也可用探针拨出,或将探针弯成钩状将结石钩出。但操作一定要轻柔,避免严重损伤尿道。
较大的或嵌顿于舟状窝的尿道结石,如上述方法不能奏效者,可以切开尿道外口,向尿道内灌入无菌液状石蜡,然后边挤边夹,将结石取出。
前尿道切开取石术
前尿道结石嵌顿严重、不能经尿道口取出者,可以行前尿道切开取石术。阴茎部尿道切开后有形成尿瘘的可能性,故应尽可能避免采用尿道切开取石的方法。此时,可将结石推向球部尿道,尽量在球部尿道处切开取石。
1、生活调理
养成多饮水的习惯:要主动多饮水,同时注意水源的清洁卫生。
增加活动量:长期不活动,可增加尿沉淀机会而易形成结石。适当增加活动量,对未患结石和已有结石的人都有益处。活动项目可选跑步、跳跃、跳绳、上下楼梯等。长期卧床或已瘫痪病人,应鼓励多活动,或勤翻身,以减少骨质脱钙,增进尿流通畅。
2、去除病因
解除尿路梗阻:各种原因引起的尿路梗阻,都易使尿液淤积而形成结石。
控制尿路感染: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尿路感染都应行积极有效的治疗。
对有肾造瘘、膀胱造瘘或带导管的人,要经常更换导管,平时可服些维生素C,多食醋、乌梅等酸性食物,使尿液酸化,防止以导管为核心形成结石。积极治疗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。
3、药物防治
对于已知结石的性质及诱因的病人,根据尿道结石性质用相应的药物防止再生或增大。
尿结石的偏方
1、藕节冬瓜汤
生藕节500克,冬瓜1000克,洗净切片,加水适量煮汤服。一天服完。
2、石苇冬葵茶
石苇30克,冬葵子30克,金钱草30克,水煎服,可排石。
3、葵心茶
向日葵梗心100厘米,剪成3厘米长的小段,水煎服,每天1剂,连服1个月。治结石伴血淋。
4、玉米须茶
玉米须50克,车前子20克,生甘草10克,加水500毫升煎至400毫升,去渣每日分3次温服。
结语:尿路感染长并发细菌感染,肾积水继法感染后可形成肾积脓,严重的尿路感染还可能造成败血病,威胁人的生命。另外,尿路感染又促进结石的形成,使原有的结石迅速增加。对于已知结石的性质及诱因的病人,根据尿道结石性质用相应的药物防止再生或增大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