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梦虫小说网>穿越小说>重生九六大负翁 > 第114章 我很喜欢艺术
    仓耀祖带着苏菲玛索去探班《美丽人生》和《海上钢琴师》剧组,这两部电影都是艺术片类型的,都没有脱,也没有露,但却都是艺术。

    《美丽人生》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,是一位二战集中营幸存者写的自传《最后,我击败了希特勒》。作者鲁比诺·萨尔摩尼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描述悲惨的集中营生活,他认为自己成功地走出集中营并娶妻生子,有了美好的生活,这等于是破坏了希特勒的邪恶计划。

    因此,这位二战集中营幸存者在某种程度上打败了希特勒,这个结果是一个大大的喜剧,大大的胜利。

    片名的灵感来源于列夫·达维多维奇·托洛茨基,在得知斯大林下令要杀掉自己的时候,他说:“无论如何,人生都是美丽的。”这位列夫·达维多维奇·托洛茨基先生平静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。

    死亡的悲剧,被他曾经美好的年华淹没了。释怀了悲伤的那一部分,就只剩下了快乐的光影。

    心若向阳,何惧悲伤。

    电影中圭多用伟大的父爱阻止了黑暗对约书亚的侵袭。他的故事告诉了世人,父亲的一大责任,是保护孩子纯真无邪的精神世界。圭多用意志和行动让约书亚相信这只是一个游戏,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予了约书亚一个美丽人生。

    《美丽人生》是以孩子的视角看战争,它是罗伯托·贝尼尼用胶片写成的一篇童话。圭多欺骗了一个孩子,却治愈了整个世界。全剧充满了黑色幽默,没有什么激情戏,但对人心的震撼很强烈。

    生命像极了一场茫无头绪的冒险,所以我们往往会敬佩那些流连于同一个地方、专注于同一件事情的人。被无常的命运折磨的时候,拒绝改变有时候能提供给人一种安全感。拒绝改变也需要莫大的勇气。

    1900说,陆地是艘太大的船,是位太美的女人。是条太长的航程,是瓶太香的香水,是篇无从弹奏的乐章。我永远都无法走下这条船,最好的结局就是,我走下人生的舞台。

    1900有他坚持的东西,他选择回到船上。但改变也未尝不好,打破一种平衡,慢慢还会建立新的平衡。《海上钢琴师》通过音乐来表达艺术,通过1900的坚持和寻找,来演绎意大利人的故土情结,整部电影没有什么激情戏,也很好。

    有时候,我们就是对某样东西一见倾心,可能是绘画,可能是音乐,也可能是写作。我们明知没有什么报酬,也会以不求回报的形式,将精神世界推向一个巅峰。没有音乐,生命便没有价值。没有写作,生命便失去了意义。

    但比音乐和写作更让人敬佩的是,你能明白到自己的极限,能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东西,能知晓自己的命运。真的,有时候,不做比做更需要勇气。

    仓耀祖希望苏菲玛索从这些电影里吸收养分,多传播正能量,不要把艺术的道路越走越窄。女演员们的脱与露,之所以得到很多人的热捧与鼓吹,说白了就是因为这些女人们或者女孩子们的脱与露,满足了很多人对女色的猎奇和欲望。如果不是女神来脱来露,而是个丑女的话呢,是个糟老头子呢,那就不叫艺术了,那叫恶心人。

    那么这是为什么呢?为什么这会儿就不艺术了呢?当没有了猎奇和欲望的驱动,也就没有了艺术。那这样的艺术不还是在卖肉吗?

    苏菲玛索有些无言以对,是啊,自己的片子受追捧真的是因为艺术吗?还是因为自己的美?如果是自己的美的话,那还拍个毛的电影,不如直接拍全裸写真就好了嘛。

    脑子有点转不过来,这两天苏菲玛索从仓耀祖这里知道了一个新名词,叫忽悠,自己这是被忽悠了啊,已经被忽悠得彻底懵圈了。

    “电影从生下来就是一门大众的艺术,所以这门艺术就要求从业人员坚持大众化,而不是个性化和小众化。欧洲电影因为多民族的特性,每个国家各自为战,虽然很多元,但也很分散,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风格去影响世界,那就只能被世界所影响。苏菲,我不希望你为了坚持所谓的独立电影或者什么个人风格而走入歧途。”

    “大众的艺术?”

    “我不否认,先锋艺术是永远不属于大众的,但先锋艺术可以拓宽艺术的边界,因此先锋艺术又无疑是伟大的。可一些所谓的艺术片,既不先锋,也不艺术,就靠着脱和露来吸引一波观众,这是可耻的。伟大的电影从来不靠这个。只有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,比如《乱世佳人》,又比如这部《美丽人生》,再比如这部《海上钢琴师》。”

    “我明白了,你的意思就是别拍裸露戏了,如果真想拍,就自己私下拍,拍了也别给大众看,对吧?”

    “对的,就是这样,等我回去也学学导演和摄影,到时候咱们俩合作合作啊,我很喜欢艺术。”

    “无耻!”

    “是的,太无耻了,有些欧洲导演真是变态,一直在秀下限,什么裸戏只是正常的工作而已,都是狗屎,他们有女儿有老婆没有啊,让他们来脱啊,真是太无耻了。不对,有些导演啊,还就喜欢让自己的女人来脱来露,他们真是变态。”